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結合2025年職業教育活動周和“銀齡行動”研究與實踐基地工作站要求,5月14日工會聯合教務處在軟技能研究與實踐中心組織“銀齡工匠進校園” 活動。邀請退休老教師王秉全走進校園,為學生們傳授篆刻技藝,讓青年學子近距離感受非遺文化獨特魅力。學生代表、工會和教務處的老師們參與了本次活動。

活動現場,王老師手持刻刀和石料,向同學們講解了篆刻的歷史淵源、基本工具、操作流程。從篆稿設計、上石、鐫刻到鈐印,每個步驟都進行了細致入微地講解。
在實踐環節,同學們躍躍欲試,紛紛拿起刻刀嘗試篆刻。王老師穿梭在學生中間,手把手地指導,耐心糾正大家的握刀姿勢和運刀力度,鼓勵同學們大膽創作。


篆刻藝術作為國家級非遺項目,集書法、雕刻、美學于一體,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本次活動旨在依托“銀齡工匠”其深厚技藝與文化積淀,讓學生系統掌握篆刻技法,感悟文化精髓,培養“以刀代筆、以石傳情”的藝術創造力,為非遺傳承注入青年力量。




活動不僅讓學生們掌握了篆刻的基礎技法,更在心中種下了非遺傳承的種子。參與活動的學生表示:“通過這次學習,深刻感受到篆刻藝術的博大精深,也體會到銀齡教師的匠心精神,今后會繼續學習,希望能為非遺文化的傳承貢獻一份力量。”
“銀齡工匠進校園”是學院工會推動文化育人的重要舉措。未來,我們將繼續發揮銀齡教師的專業優勢,開展更多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學生領略傳統文化之美,助力非遺技藝薪火相傳。
供稿:學院工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