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由天津市教育兩委指導,天津工業職業學院、全國高校思政課“手拉手”集體備課中心(河北師范大學-河北?。?、全國高校思政課“手拉手”集體備課中心(天津師范大學-天津)、天津市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培訓與研究中心、天津市中高職學校思政課一體化培訓與研究中心(天津現代職業技術學院)、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邯鄲職業技術學院,共同主辦承辦的以“聚能鄉村振興?啟智潤心鑄魂”為主題,京津冀“行走的思政課”協作共同體成立暨集體備課會在天津工業職業學院天鐵校區召開,來自京津冀60余所大中小學院校代表通過現場交流與云端觀看的形式參加此次會議。

河北省邯鄲市涉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張虹,天津市教育兩委學生思想教育與管理處田玉波,天津工業職業學院黨委書記汪坪、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高職高專分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張澤玲教授等有關領導和專家出席大會。32所共同體發起院校有關負責同志、京津冀大中小學校師生代表等100余人參加大會。
開幕式上,天津工業職業學院黨委書記汪坪介紹“共同體”籌備情況。2020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指出,“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大中小各級學校始終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天津工業職業學院依托天鐵校區設立在河北省邯鄲市涉縣的獨特區位優勢,創立“一主”“二融”“三共建”鄉村振興的“行走的思政課”實踐教學體系。為進一步延展鄉村振興的“大思政課”育人功能,在天津市教育兩委的悉心指導下,天津工業職業學院提出聯合京津冀大中小學各學校共同建設“聚能鄉村振興?啟智潤心鑄魂——行走的思政課”協作共同體的設想,得到各兄弟院校的積極支持和響應。

張虹局長代表涉縣人民政府致辭,對蒞臨現場的領導、嘉賓表示熱烈歡迎,介紹了涉縣立足本地實際,在產業振興、人才培育、文化傳承、生態保護以及組織建設六大方面在鄉村振興工作中的積極實踐,以及鄉村振興與“行走的思政課”深度融合的新路徑。

天津市教育兩委學生思想教育與管理處田玉波指出,一直以來天津市教育兩委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思政課建設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全國大思政課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為牽引。積極構建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課程體系,不斷健全思政課教師培養培訓機制,大力提高優質教輔資源供給能力,形成了大思政課建設的天津實踐。此次成立“聚能鄉村振興?啟智潤心鑄魂”“行走的思政課”協作共同體,為今后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搭建載體平臺,加強借鑒交流,共商創新路徑,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32所發起單位現場發起《“聚能鄉村振興?啟智潤心鑄魂——行走的思政課”協作共同體章程》,承諾將堅持正確方向,堅守共同愿景,共聚鄉村振興資源,共同打造“行走在鄉村振興道路上的思政課”實踐教學協作品牌,讓學生在實踐中感悟鄉村振興的偉大意義,提升思政教育的實效性。
在天津市教育兩委、邯鄲市涉縣相關領導、教指委專家、發起單位代表的共同見證下,“聚能鄉村振興?啟智潤心鑄魂——行走的思政課”協作共同體成立。

成立儀式后,教育部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指導委員會“高職高專思想政治理論課”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張澤玲,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張瑞榮、邯鄲學院組織部部長張海軍,分別就鄉村振興與“大思政課”建設的深度融合做專題報告。





此外來自京津冀大中小學校10位老師就鄉村振興與思政育人結合的先進經驗和典型做法進行了交流分享以及教學展示。
未來將充分發揮“聚能鄉村振興?啟智潤心鑄魂”“行走的思政課”協作共同體平臺“共研”“共建”“共享”作用,全力推動京津冀大中小學思政課協同發展,樹立“行走在鄉村振興道路上的思政課”實踐教學協作品牌。
供稿:思政課部